丹尼爾·李伯斯金的曼徹斯特帝國戰爭博物館是由三個互相交錯的彎曲方塊所組成。

解構主義建築是一個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思潮。它的特點是把整體破碎化(解構)。主要想法是對外觀的處理,通過非線性或非歐幾里得幾何的設計,來形成建築元素之間關係的變形與移位,譬如樓層和牆壁,或者結構和外廓。大廈完成後的視覺外觀產生的各種解構「樣式」以刺激性的不可預測性和可控的混亂為特徵。




位於德勒斯登的UFA-Palast 由藍天公司設計



一些解構主義的建築師受到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文字和他解構想法的影響。雖然這個影響的程度仍然受到懷疑,而其他人則被重申的俄國構成主義運動中的幾何學不平衡想法所影響。在解構主義中,也有參考其它20世紀的運動,譬如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互相作用,表現主義、立體派、簡約主義及當代藝術。解構主義的全面嘗試,就是讓建築學遠離那些實習者所看見的現代主義的束緊規範,譬如「形式跟隨功能」、「形式的純度」、「材料的真我」和「結構的表達」。




Vlado Milunić及法蘭克·蓋瑞設計建於布拉格的舞蹈大樓



當代建築學中的解構主義是與現代主義的合理性剛好對立。它與後現代主義的關係是斷然並且是相反。雖然後現代主義者和未成熟的解構主義建築師沿著雙方在《對立期刊》(1973-84出版)中出版了一些理論,那本期刊的內容卻標記著兩個運動之間一個決裂的開始。對於建築學和建築歷史,解構採取了對抗的姿態,想要脫離和拆解建築學。當後現代主義返回接受了現代主義所避開的歷史誘捕,解構主義拒絕了後現代採納的折衷性的歷史參考和裝飾品。這種拒絕順從著許多現代作品的反歷史主義,並且它是作為新運動定義的一部份。




藤森照信和速水清孝的解構木屋(日本栃木県宇都宮市)



位於洛杉磯的迪士尼演藝廳,由加拿大建築師 Frank Gehry設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