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三種柱式


n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是古典建築柱式出現最早的一種(公元前7世紀),源於古希臘。 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最早的高度與直徑之比為61,後來改至71。著名的雅典衛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農神廟(Parthenon)即採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n         愛奧尼柱式( Ionic Order ): 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又被稱為女性柱,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總是比多利克柱要纖細:愛奧尼柱為89個直徑高,在美國的改良格式中甚至更高。愛奧尼柱由於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如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俄瑞克忒翁神廟(Erechtheum)。


 



n         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比愛奧尼柱式更為纖細,柱頭是用毛莨葉(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於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但是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採用的是科林斯柱式。



 


古羅馬人繼承了古希臘的柱式,但羅馬時代的建築藝術相比古希臘要更豐富多彩,在原有基礎上又進行了完善和改進,創立了兩種新柱式:


 


n         塔司干柱式( Tuscan Order ): 風格簡約樸素,類似多立克柱式,但省去多立克表面的凹槽。柱身長度與直徑的比例大約是71,顯得粗壯有力。



n         混合柱式( Composite Order ): 這種柱式是將科林斯柱式的頂端與愛奧尼克柱式的渦卷相結合,使形狀顯得更為複雜、華麗。柱高跟柱徑的比例是101,顯得纖細秀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