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Impressionism


又稱為“外光派”,產生於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1874年莫内創作的題為《印象·日出》的油畫,遭到學院派的攻擊,評論家們戲稱這些畫家們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印象派強調人對外界物體的光和影的感覺和印象,在創作技法上反對因循守舊,主張藝術的革新。繪畫技巧上對光和色進行了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物件的方法,並認識到色彩的變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隨著觀察位置,受光狀態的不同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同時印象派著重於描繪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為永恆,並將這種科學原理運用到繪畫中。根據觀察和直接感受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給後來的現代美術以極大的影響。


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寫,把畫架從室內搬到戶外,在野外作畫,因此稱為外光派。一般來說這樣的畫派屬於早期的印象派。


印象派脫離了以往藝術形式對歷史和宗教的依賴,藝術家們大膽地拋棄了傳統的創作觀念和程式。藝術家關注的焦點轉移到了純粹的視覺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內容和主題變得不再重要,因此區別於表現主義對內心情感的表現而忽視描繪物件的外在形象。


新印象派(Neo Impressionism)


又稱點描派或分割派。新印象派是一群將印象派的理論用科學的方法發揮到極致的畫家. 依據印象派的理論, 太陽光的顏色是由分光鏡所分析出的七色, 所以印象派的畫家多用那七色作畫. 可是, 新印象派的畫家不但只用七色作畫還將七色原原本本的用點描在畫布上. 若只是將畫的一部份放大來看, 只是重疊的色點可能大家根本看不出來畫什麼東西, 但距畫一定的距離來看, 所有的色點把您的眼睛當作調色盤, 所呈現出來的耀眼, 清新不是其它畫法所能比擬的.


代表畫家:秀拉。認為色彩是逐漸過渡的,所以用一個個色點堆砌,即使是一片藍天,也要用各種藍色色點堆積。


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


是印象派發展而來的一種油畫流派。在19世紀末,許多曾受到印象主義鼓舞的藝術家開始反對印象派。轉捩點發生於1882年愛杜爾·馬奈獲頒法國國家榮譽獎,和1874年至1886年止的印象派畫家聯合畫展,這些藝術家們不滿足於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感情,於是開始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


後印象派將形式主義藝術發揮到極致,幾乎不顧及任何題材和內容。在藝術表現上,後印象派更加強調構成關係,認為藝術形象要異於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觀感情去改造客觀物象,要表現出「主觀化的客觀」。他們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時,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側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後印象派的繪畫對現代諸流派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直接導致了結構主義的誕生。


代表畫家:塞尚。塞尚的畫不顧及透視和人體解剖,只是用各種色塊堆積成一個個似是而非的形態。後印象派為現代油畫的發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梵谷也是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他代表畫家還有高更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