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命百歲.jpg  

n   腸道照顧好,百病不來找。

n   腸道是健康的總源頭。

n   美麗健康,從腸計議。

n   腸道的功能與重要性:

  • Ø   消化系統:腸道是生命之祖,生氣之源。

ü   消化系統的長度:食道約30公分/胃容積約4公升/小腸5-6公尺/大腸1.5-2公尺,總長約兩層樓高。

ü   胃是一個兼具殺菌及消化功能的強力攪拌機,胃液中的蛋白酶將食物分解成濃稠的食麋,胃液中的強酸能消滅食物中大部分的細菌及病毒,因胃壁有厚達1-2公分的黏液保護因此不至於被自己強酸腐蝕。食物在胃約停留2-4小時。

ü   小腸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及迴腸。胃分批控制食麋流量進入沒有黏液保護的腸腸,如果過量湧入即會引起十二指腸潰瘍。肝臟製造的膽汁及胰臟製造的胰汁都注入十二指腸,加上小腸自己分泌的腸液將食麋徹底分解。食物殘渣在小腸約停留7-9小時。

ü   小腸佈滿數百萬的絨毛,總表面激約兩個網球場大小,大大增加營養的吸收效率,絨毛隔著單層上皮細胞,內佈滿微血管及乳麋管,可快速將吸收來的養分快速運送到全身。

ü   大腸內壁平滑沒有絨毛,吸收水分讓食物殘渣慢慢固化成化便便,儲存在乙狀結腸等待便意,啟動排便功能。大腸是一座精密調控的微生物發酵工廠,食物在大腸停留長達30-48小時,住在大腸高達一百兆的微生物有充分時間進一步處理食物殘渣。

ü   人一生中約需消化50噸的食物:活到90歲,每天平均吃1.5公斤的食物。

  • Ø   腸道神經系統:會思考,有情緒的第二大腦(腹腦)

ü   醫學研究發現:腸道與大腦、腸道與精神疾病竟有不可思議的關聯:治偏頭痛的藥可來治腸胃不適,治恐慌症的藥可拿來治腸躁症。便秘會頭痛、失眠、憂鬱及煩躁,連腦下垂體都受影響,使女士們脾氣暴躁。

ü   有一億以上的神經細胞分布在腸道:腸道神經系統不僅操控腸道的消化作用,它還操控腸道放出各種腸道荷爾蒙,影響全身大小器官,還包括位高權重的大腦。

ü   所有脊椎動物都以演化到有兩個大腦,讓大腦去處理高層次的理性活動,但維繫生命的消化作用歸屬腹腦打理,消化道除了口腔及食道的咀嚼、吞嚥功能到最後的肛門由大腦控制,鐘堅皆由腹腦負責。

ü   腹腦和心理疾病關係密切:

l   緊張時,交感神經興奮使腸道活動降低,消化液分泌量減少,排便不順。時間一久易得腸躁症。

l   七成慢性腸胃症患者,孩童期曾經歷過親人生離死別等深刻傷痛。

l   絕大多數自閉症兒童,都有明顯腸道發炎現象。

l   憂鬱症:血清素與情緒調節有關,血清素分泌量不夠或作用不良都會造成憂鬱症,血清素由腹腦所分泌,促進腸道蠕動,也作用在大腦調節情緒、睡眠、食欲與學習記憶有關。百憂解作用就是提高血液中的血清素濃度。

l   其他腸道荷爾蒙:餐後腸道會分泌飽食荷爾蒙抑制大腦食欲,睡眠不足會促進飢餓素分泌,會食慾旺盛多吃造成肥胖。另一發現飢餓素可促進記憶,所以肚子餓讀書效果最好。

  • Ø   腸道免疫系統:免疫最前線

ü   腸道是人體最重要、最強大的免疫器官。

ü   小腸末端、迴腸的部分有很多分布在小腸內壁的小突起,這就是有名的貝爾斑():是哺乳動物體內最大的淋巴組織,斑裡有無數的淋巴結聚集。貝爾斑()狀態直接反應免疫強弱,年輕者數目多突起明顯,年紀大或體弱多病者數目少且平坦,腸道發炎時貝爾斑()很快就潰爛!

ü   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細胞集中在腸道,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球蛋白A由腸道製造,且用來保護腸道。

ü   人的免疫防衛系統有三道:

l   第一道防線:皮膚及黏膜。

l   第二道防線:先天性免疫三員大將:嗜中性球為先鋒,生命週期12小時,病菌入侵30-60分鐘即可抵達感染部位。/巨噬細胞生命週期較久且可不斷增生,同時它會發出警告通知第三道防線「後天性免疫系統」。/自然殺手細胞,會將細胞打洞使細胞內容物流出而死亡。且有自動尋找、攻擊受病原感染的細胞,也包括癌細胞。

l   第三道防線: 後天性免疫系統,不若先天性免疫局部性發炎反應,而是有全面、專一及記憶的特性。又分體液性免疫及細胞性免疫(白血球)

l   從病菌入侵整個流程約需7-10天,因此感冒及便不吃藥也會自然痊癒。

n   與人類共生互利的腸道菌。

  • Ø   腸道菌有一百兆以上,新觀念已將它視為人體的必要器官。是人體內的小宇宙。腸道菌平均直徑約1微米,需用800倍以上的顯微鏡才看得到,如果將一百兆腸道菌排在一起,長度達10萬公里,可繞地球一周半。腸道菌99%在大腸,1%在小腸。
  • Ø   嬰兒出生時腸道完全無菌,只要24小時菌數就達百億,一星期就達百兆了。終其一生腸道菌與他共存,維護他的腸道健康,訓練他的免疫系統,幫助他抵抗壞菌,供應他寶貴的維生素。
  • Ø   好菌一般指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前者主要住在小腸,後者喜歡大腸中的無氧環境。它們會發酵乳糖、葡萄糖,生成乳酸及醋酸使腸道保持微酸性,抑制壞菌生長,且分泌多種維生素。雙歧桿菌被當作腸道健康指標。
  • Ø   抗生素一劑下去,乳酸桿菌、雙歧桿菌一定全軍覆沒。
  • Ø   四兩撥千金的腸道幹桿原理:每日補充百億益生菌即夠,因為中性菌會大舉倒戈使壞菌衰微。(中性菌:常駐腸道中,好菌壞菌誰占上風即倒戈)

n   腸道疾病。

  • Ø   腸癌:

ü   是由大腸瘜肉經過長達5-10年時間慢慢癌化而成。多屬於高分化性腺癌,不但生長慢而且不易轉移,是容易防治的癌症。

ü   20%腸癌患者他們本身有兩位以上近親也是腸癌病患。

ü   80%腸癌患者年齡在45歲以上

ü   如何預防腸癌:定期作腸癌篩檢/注意身體健康的任何變化/保持體重,多做運動/飲食低脂高纖,自然均衡/保持規律排便習慣。

  • Ø   腸道發炎:

ü   經常腹痛、腹脹、下痢甚至便血,經常發燒疲倦,臉色蒼白,體力衰弱,病情反反覆覆醫都醫不好,這可能就是腸道發炎。

ü   主要有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小腸發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很難治,通常見於20-30歲年輕人,因長期不關愛腸胃所致,極易提高罹患腸癌的機率。

  • Ø   功能性腸胃疾病:慢性、反覆、找不到病變、沒有異常。成年人10-20%皆有此病症,腸胃科病診30-40%為此病症。

ü   胃食道逆流:盛行率25-35%。長期會引起黏膜發炎,最後變成食道癌。

ü   功能性消化不良: 盛行率10-20%。主要症狀為上腹部不舒服、發脹,甚至有噁心、嘔吐等感覺。

ü   大腸激躁症: 盛行率9-20%。就是腸道的肌肉與神經過度敏感,一受到刺激馬上反應,經常因為情緒壓力或是用餐後,產生排便急迫感或腹絞痛。女性是男性的兩倍,好發年齡在30-50歲。易得腸躁症憂鬱。

  • Ø   腸道殺手:便秘。

ü   因為生活、飲食、工作壓力、藥物等使大腸機能降低所導致的便秘,稱為功能性便秘,又分為三型:

l   遲緩型便秘:症狀為感到腹脹、便便排不乾淨、降低食欲等症狀。經常見於高齡者、經常節食減重、體力虛弱者,改善方法就是多運動、多走路、多喝水、多吃乳酸菌及不容性纖維、多做腹部運動。

l   直腸型便秘:這是長期忽視便意的後果,致排便反射退化。另外常服瀉藥及灌腸也會造成神經遲鈍。改善方法就是排定固定便便時間,不看報紙專心排便,做腹部穴道按摩並攝取乳酸菌及纖維。

l   痙攣型便秘:心理壓力太大、大腸局部痙攣也會造成便秘。特徵是餐後經常肚子痛,排出一顆顆兔子便。改善方法:調整生活步調、多休閒、多運動,攝取乳酸菌及水溶性纖維,少吃會斥機腸道的不容性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