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ce3.jpg

FRC11D20130103-01.jpg

上圖是此次行程的旅行地圖!  出發前快惡補一下法國基本資料:

地理:

法國含海外屬地面積67萬4843平方公里,不含海外屬地則為54萬3965平方公里,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西部和東部地區屬西歐平原,法國在此瀕臨英吉利海峽地中海大西洋。南部地區有庇里牛斯山同時也是法國與西班牙的國界,東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中南部還有中央高原。主要的河流羅亞爾河羅訥河隆河塞納河等。法國河流眾多,便於航行。巴黎的塞納河左岸涵蓋了塞納河畔一個整體的扇形區域。在巴黎市區內如果乘船由塞納河順流而下,船首左側所展現的巴黎左岸風光。塞納河左岸是巴黎建市初期的見證人,它的腹地集中了巴黎創立初期的歷史遺迹。

歷史:

公元前57年,該地成為羅馬帝國高盧省一部份。在5世紀法蘭克人移到這裡定居。大約在10世紀法蘭克帝國分裂;根據843年《凡爾登條約》,東部的部分形成後來的德意志,中部是後來逐漸消亡的勃艮第,而西部則逐漸成為現在的法蘭西。經歷過與英國交戰足足116年的百年戰爭後,在15世紀末,法國逐漸地形成了一個中央集權制君主專制政體的國家。

1789年7月14日爆發法國大革命,法國民眾和軍隊攻陷巴士底監獄,推翻了封建制度君主制,並開始逐步建立起共和制、推向民主制;法蘭西國家格言「自由、平等、博愛」這三個詞就是從法國大革命中來的。在1792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直到1804年拿破崙成為法國皇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或稱拿破崙帝國),結束了短暫的共和國歲月。

其後,法國於1848年因在國民議會的另一次革命和推翻帝制的背景下,成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並由拿破崙三世擔任總統,直至1852年拿破崙三世發動政變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帝制恢復」。

從17到18世紀,法國在北美和東南亞建立了許多殖民地;從19世紀到20世紀早期,法國成為了當時全世界的第二大殖民帝國,僅次於英國,佔據了北非、西非、中非、東南亞的大量地區,此外,還包括許多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上的島嶼。

戰後,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戴高樂將軍開始。1958年阿爾及利亞戰爭爆發,戴高樂將軍宣布結束「舊憲法」(法蘭西第四共和憲法),推行「新憲法」(法蘭西第五共和憲法,即現今法國憲法),第四共和結束,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即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後,法國再次恢復共和制(建立第三共和),並一度於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間建立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共產政權巴黎公社,但隨即被推翻及血腥鎮壓。法國在普魯士軍隊撤走後,再次恢復了第三共和,1875年正式頒布共和國憲法。經過一戰二戰第三共和終於到1940年納粹德國德意志第三帝國)所滅。在二戰中,戴高樂將軍英國建立流亡政府,稱為「自由法國」,與「納粹德國」的附庸「維希法國」抗衡;抗戰其間,再改名為「戰鬥法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時,汲取了前幾次議會制失敗的教訓,因此創立並使用半總統制半議會民主制雙首長制),維持至今,並未改變。

文化史:

法國文化富有多元性,13世紀以來法國都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法國文化具有濃厚的哥德式天主教式融合的風格。現代法國文化則因為經歷了許多挫折,例如英法百年戰爭法國王朝中央集權制專政時代法國大革命普法戰爭巴黎公社兩次世界大戰等等,這一切都對法國文化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和蹂躪踐踏,但在這個過程當中又不斷湧現和產生出新的文化融合來,造就出今天的法蘭西文化;然而,這自然就與古代古典的法蘭克文化相對地顯得曲折離奇和大相徑庭了。

歷史的角度來講,法國在遠久的歷史中,就一直夾雜著古羅馬古典的文化氣息和以前被認為「蠻族」的法蘭克哥德人高盧人的文化特色;事實上,最近三四百年,法國文化都是歐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在後來瀕臨羅馬帝國滅亡的3世紀到4世紀彰顯得更為鮮明:法蘭克地區的蠻族群越境進入古羅馬在現今法國的疆界中進行軍事政治文化習俗等等領域上的入侵,再加上基督教得到在羅馬帝國的合法地位;種種原因為這一文化糅合的色彩進一步推進羅馬帝國法蘭克地區行省而產生出嶄新的「法蘭西文化」。

(以上資料截自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