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為何會出現問題,以及我們該如何因應:
ü 工業革命以來,以地球能吸收的速度排放溫室氣體,尤其在近60年高速經濟成長下,情況日益嚴重。這些氣體阻隔了地表反射回去的太陽熱能,造成全球暖化,導致氣候變遷,如果不改變,預估至本世紀末,氣溫將上升攝氏5度,屆時將迫使大規模人口遷徙、球球性衝突!
ü 氣候變遷危險不只是因為溫度,大部分的損害來自於水:暴風雨、乾旱、水災與海平面上升。
ü 富國及窮國需並肩合作達成低碳經濟成長,抑制高碳經濟的成長,重點在經濟成長的選項,非使經濟成長停滯。我們必須調整關鍵的兩件事:(1)找到增進生活稅準的方法(包括健康、教育與自由),如此可克服貧窮(2)發現可以永續生活的方式,特別是跟環境相關。
ü 目前產品價格並沒有真實反映社會成本,特別是對環境的破壞,如此將影響過多高碳產品的生產,甚或導致錯誤的經濟政策。如果我們透過租稅、管制,或者是價格修正機制直接去改善它,是正確的做法,並非全盤放棄市場!
ü 經濟分析需改變,調整重點為:不同世代的倫理價值、國際合作、對危機的正確評量,以及遠大於微調或經濟學家所鍾愛的術語「邊際成本」的全面改變!
ü 所有國家都必須重新定位他們的經濟!必須減少炭的使用!
n 如何降低排放量與需要的成本:
ü 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沒有碳氫化合物,能繼續前進的方法。我們須發明具有成本效益、符合環境責任的開採石油、煤氣的方法。
ü 世界各國可能採取不同途徑:冰島大都以地熱方式發電;巴西和斯堪地半導的伊些國家,則大量利用火力發電;法國的電力75%來自核能發電;德國北方有30%的電力來自風力。然而中國、印度、波蘭及依些國家接下來數十年仍大量倚賴燃煤來發電,因為便宜!
ü 新科技不斷的發明,只是存在著時間的不確定性!另低碳能源很多,正快速的出現進展!城鎮的大眾運輸規劃亦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有所抑制!
ü 所需成本取決於我們何時開始採取行動,以及我們給自己多少時間,運用投資的生命週期與發展新科技。
n 溫室氣體減量政策:
ü 這是全球性的作為,我們稱之為「全球新政」。它必須兼具效果、效率及公平性。
ü 產品的價格中,不僅是生產過程中原料、勞工、資本等成本,亦需將商品在消費或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損害成本納入。此即汙染者付費的概念。如此亦會產生使用減量的效果。
ü 提升技術:太陽能電池、強化光合作用、再生能源,以及碳捕捉及封存。
ü 替代能源:德國風力發電幾乎達到零碳。
ü 責任感的提升及教育。
ü 社區、都市設計以及大眾運輸。
ü 政府政策設計如碳價、租稅、補助等財務誘因道為,將促使企業及個人積極投入行動!
n 全球新政的架構:
ü 要有效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全球挑戰,國際社會必須史無前例大規模進行合作。
ü 2007年12月在峇里島招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會議,所啟動的談判截止期限是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會議。會中重大意義在於制訂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及其支援機構、制度的國際協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