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在十五世紀結束了長達千年的藝術以宗教目的為主,在“人文主義”思潮以及盛行於1380-1450年間歐洲的「國際哥德風格」的影響,往南發展到義大利,形成了義大利文藝復興;往北發展到當時的尼德蘭、法蘭西及日耳曼,則成為北方哥德式風格,進而演變為「北方文藝復興運動」。


北方哥德式繪畫代表揚‧范‧艾克﹝Jan van Eyck﹞將各種事物以及人物置於真實環境的光影當中,開創了法蘭德斯畫派;接著到了十六世紀後,演變成波許﹝Hieronymus Bosch﹞的後期哥德式風格,他的作品雖然還看得到一些哥德式的痕跡,不過經已受到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強烈影響。由此看出在十六世紀上半世紀時,哥德式與文藝復興風格在北歐是並存的。因此有些藝術史家將北方哥德時期的揚‧范‧艾克、與後期哥德時期的波許等人歸納入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行列。




揚‧范‧艾克"阿諾菲尼夫婦"


 


其他重要的北方文藝復興畫家包括德國的杜勒﹝Albrecht Durer﹞、格呂內華德﹝Matthias Grunewald﹞、小霍爾班﹝Hans Holbein the Younger﹞以及荷蘭的老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北方文藝復興」,並不像義大利文藝復興一樣從希臘、羅馬的古典藝術發展出來的,而是由神秘的哥德藝術傳統而來的。因為不同於商業發達的義大利,人們必須從事較傳統的農業生產活動,因此生活也比較儉樸、實際。相對地,影響到「北方文藝復興」的畫家的寫實及較瑣碎的風格。雖然表面上,「北方文藝復興」的畫家,所畫的都是一般平民百姓及日常事物居多。題材似乎不如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畫家那麼「偉大」,但是這種寫實且接近大眾生活的風格,反而更能反映人們的情感及實際生活。而這對之後的「寫實派主義風格」也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cent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